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和方法,通过设置包括盲孔、连接管、检测用灌浆套筒、检测用上层钢筋和检测用下层钢筋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能够在灌浆料注入构件内灌浆套筒时,使灌浆料通过连接管注入检测用灌浆套筒内,实现检测用灌浆套筒与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连通浇筑,使得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能够直接反映出连接管所连通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实际情况,本发明能通过直接检测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以此获悉连接管所连通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
1.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与下
层结构(2)的连接构造,其中,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从其顶面(2a)伸出,所述
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埋有构件内灌浆套筒(3),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下端口从上层
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露出,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插入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3)中;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插入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对应
的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与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
(2a)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该座浆层间隙由座浆料填充以形成座浆层(4);所述构件内灌浆
所述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包括盲孔(23a)、连接管(5)、检测用灌浆套筒(6)、检
所述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分别插入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上
端口和下端口,且所述检测用下层钢筋(8)插入所述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中,所述检测
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被封闭,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与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
件(1)的底面平齐;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灌浆口通过所述连接管(5)连通其中一个所
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3b),使得注入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的灌浆料通过所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为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预留有灌浆孔(1a)和出
浆孔(1b),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和排浆口(3b)分别连通对应的灌
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的灌浆料,均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对应的灌浆孔
(1a)注入,且满溢的灌浆料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对应的出浆孔(1b)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留有一个首端灌浆孔和一个末端出浆孔,各个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3)排序,使得前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3b)与后一个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相连通,并且,第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
连通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首端灌浆孔,最后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
所述灌浆料通过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首端灌浆孔注入,使得注入的灌浆料按
照上述排序逐一流过各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后,经由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或者,所述的下层结构(2)由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叠合梁(22)和叠合楼板(23)组
成,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即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的受力纵筋(211),所
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即所述叠合楼板(23)的顶面,所述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设
置在所述叠合楼板(23)的顶面,且该盲孔(23a)由楼板盲孔和楼板通孔组成,所述楼板盲孔
预设在所述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所述楼板通孔预留在所述叠合楼板(23)的现浇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和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或预制
6.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与下
步骤一、预制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其中,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埋有构件
内灌浆套筒(3),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下端口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露出,且所
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插入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
步骤二、在施工现场,完成所述下层结构(2)的施工,使得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
步骤三、安装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以将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插入
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对应的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
底面与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并且,以座浆料填充该座浆层间
步骤S1、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上预留盲孔(23a);
步骤S2、实施所述步骤四前,将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分别插入检
测用灌浆套筒(6)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并将所述检测用下层钢筋(8)插入所述下层结构(2)
的盲孔(23a)中,将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封闭,且令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
下端口与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平齐;并且,用所述连接管(5)将所述检测用灌
浆套筒(6)的灌浆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3b)连通在一起,使得:
在所述步骤四中,注入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的灌浆料通过所述连接管(5)流入所述检测
步骤S3、完成所述步骤四后,将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
下层钢筋(8)一起拆除下来,并等待所述灌浆料达到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
(11)通过构件内灌浆套筒(3)与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有效连接所要求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为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预留有灌浆孔(1a)和出
浆孔(1b),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和排浆口(3b)分别连通对应的灌
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的灌浆料,均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对应的灌浆孔
(1a)注入,且满溢的灌浆料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对应的出浆孔(1b)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留有一个首端灌浆孔和一个末端出浆孔,各个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3)排序,使得前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3b)与后一个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相连通,并且,第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
连通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首端灌浆孔,最后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
所述灌浆料通过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首端灌浆孔注入,使得注入的灌浆料按
照上述排序逐一流过各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后,经由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或者,所述的下层结构(2)由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叠合梁(22)和叠合楼板(23)组
成,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即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的受力纵筋(211),所
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即所述叠合楼板(23)的顶面,所述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设
置在所述叠合楼板(23)的顶面,且该盲孔(23a)由楼板盲孔和楼板通孔组成,所述楼板盲孔
预设在所述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所述楼板通孔预留在所述叠合楼板(23)的现浇部分
在所述步骤一中,还应预制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所述叠合梁(22)的预制部分
和所述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其中,所述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预设有所述楼板盲
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下层结构(2)的施工顺序为:先将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安
装就位;然后安装所述叠合梁(22)的预制部分和所述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并绑扎所
述叠合梁(22)的现浇部分的钢筋以及所述叠合楼板(23)的现浇部分的钢筋;再浇捣所述叠
合梁(22)的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和所述叠合楼板(23)的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并在所述叠合楼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和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或预
[000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
[000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多的实践应用和较为
成熟的技术研究。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相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减少现场的手工
劳动和湿作业,建造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预制构件的质量容易控制,项目的整体施
[0003]随着我国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研究与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
[000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是影响结构安全的关键性技术之一。预制构
件的连接主要包括钢筋的连接和混凝土的连接,连接部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
[0005]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或绑扎搭接,
而在装配式结构中,钢筋的连接方式除了上述几种,还有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等,
且钢筋直径较大时不宜采用浆锚搭接。从连接部位的受力要求及方便现场施工这两点出
发,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竖向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之间的连接目前多采用了套筒灌浆连
[000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工作机理,是基于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有较高的抗压强
度,同时自身还具有微膨胀特性,当它受到灌浆套筒的约束作用时,在灌浆料与灌浆套筒内
侧筒壁间产生较大的正向应力,钢筋借此正向应力在其带肋的粗糙表面产生摩擦力,借以
[0007]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中,对于灌浆密实度的要求为灌浆应密实饱
满,所有出浆口均应出浆;目前主要通过检查施工过程资料与检验记录的方式来验收连接
[0008]近期有几种检测套筒灌浆的灌浆饱满度的技术出现,一种是基于X射线工业CT技
术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一种是基于预埋传感器法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一
种基于预埋钢丝拉拔法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一种是基于便携式X射线技术的套筒
[0009]基于X射线工业CT技术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用于实验室检测,可以用于检
[0010]基于预埋传感器法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可以监测灌浆料在凝固前的漏浆
问题,如果后期怀疑节点灌浆质量,需要检测,必须提前预埋传感器,若要保证随机抽检,需
要在每个出浆口预埋传感器。这样下来,传感器费用不菲,不太合适一般项目,由于回浆可
[0011]基于预埋钢丝拉拔法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将专用钢丝从套筒的出浆口水
平伸至套筒内靠近出浆口一侧的钢筋表面位置,就位后专用钢丝自带橡胶塞的排气孔位于
正上方,3天龄期后拉拔钢丝,,通过拉拔荷载判断对应套筒灌浆饱满是否合格,配套内窥镜
可以用拉拔后留下的小洞伸进去判断是否饱满。缺点是3天内不能扰动或破坏,在施工现场
[0012]基于便携式X射线技术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技术适用厚度不大于200mm;套筒单
[0013]竖向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随着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为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
接的质量,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竖向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检测方法就尤
[001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
构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预埋在竖向预制构件混凝土内的灌浆套管的浆料密
[0016]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与下层
结构的连接构造,其中,所述下层结构的受力纵筋从其顶面伸出,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预
埋有构件内灌浆套筒,该构件内灌浆套筒的下端口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底面露出,且所
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受力纵筋插入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中;所述下层结构的受力纵筋插
入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对应的构件内灌浆套筒中,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底面与所
述下层结构的顶面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该座浆层间隙由座浆料填充以形成座浆层;所述
[0018]所述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包括盲孔、连接管、检测用灌浆套筒、检测用上层
[0020]所述检测用上层钢筋和检测用下层钢筋分别插入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的上端口
和下端口,且所述检测用下层钢筋插入所述下层结构的盲孔中,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的下
端口被封闭,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的下端口与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底面平齐;所述检
测用灌浆套筒的灌浆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排浆口,使得
[002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
[0022]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为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预留有灌浆孔和出浆孔,每
[0023]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中的灌浆料,均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对应的灌浆孔注
[002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
[0025]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预留有一个首端灌浆孔和一个末端出浆孔,各个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排序,使得前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排浆口与后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
的灌浆口相连通,并且,第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口连通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
的首端灌浆孔,最后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排浆口连通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末端
[0026]所述灌浆料通过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首端灌浆孔注入,使得注入的灌浆料按
照上述排序逐一流过各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后,经由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末端出浆
[0028]或者,所述的下层结构由下层竖向预制构件、叠合梁和叠合楼板组成,所述下层结
构的受力纵筋即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受力纵筋,所述下层结构的顶面即所述叠合楼板
的顶面,所述下层结构的盲孔设置在所述叠合楼板的顶面,且该盲孔由楼板盲孔和楼板通
孔组成,所述楼板盲孔预设在所述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所述楼板通孔预留在所述叠合楼
[002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和下层竖向预制构件为预
[0030]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与下层
[0031]步骤一、预制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其中,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预埋有构件内
灌浆套筒,该构件内灌浆套筒的下端口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底面露出,且所述上层竖向
[0032]步骤二、在施工现场,完成所述下层结构的施工,使得所述下层结构的受力纵筋从
[0033]步骤三、安装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以将所述下层结构的受力纵筋插入所述上
层竖向预制构件对应的构件内灌浆套筒中,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底面与所述下层结
构的顶面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并且,以座浆料填充该座浆层间隙以形成座浆层;
[0038]步骤S2、实施所述步骤四前,将检测用上层钢筋和检测用下层钢筋分别插入检测
用灌浆套筒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并将所述检测用下层钢筋插入所述下层结构的盲孔中,将
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的下端口封闭,且令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的下端口与所述上层竖向预
制构件的底面平齐;并且,用所述连接管将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的灌浆口与其中一个所述
构件内灌浆套筒的排浆口连通在一起,使得:在所述步骤四中,注入该构件内灌浆套筒中的
[0039]步骤S3、完成所述步骤四后,将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检测用上层钢筋和检测用下
层钢筋一起拆除下来,并等待所述灌浆料达到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受力纵筋通过构件
内灌浆套筒与所述下层结构的受力纵筋有效连接所要求的设计强度时,对所述检测用灌浆
[004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
[0041]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为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预留有灌浆孔和出浆孔,每
[0042]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中的灌浆料,均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对应的灌浆孔注
[004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
[0044]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预留有一个首端灌浆孔和一个末端出浆孔,各个所述构件
内灌浆套筒排序,使得前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排浆口与后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
的灌浆口相连通,并且,第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口连通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
的首端灌浆孔,最后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的排浆口连通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末端
[0045]所述灌浆料通过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首端灌浆孔注入,使得注入的灌浆料按
照上述排序逐一流过各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后,经由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的末端出浆
[0047]或者,所述的下层结构由下层竖向预制构件、叠合梁和叠合楼板组成,所述下层结
构的受力纵筋即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的受力纵筋,所述下层结构的顶面即所述叠合楼板
的顶面,所述下层结构的盲孔设置在所述叠合楼板的顶面,且该盲孔由楼板盲孔和楼板通
孔组成,所述楼板盲孔预设在所述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所述楼板通孔预留在所述叠合楼
[0048]在所述步骤一中,还应预制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所述叠合梁的预制部分和所
[0049]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下层结构的施工顺序为:先将所述下层竖向预制构件安装
就位;然后安装所述叠合梁的预制部分和所述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并绑扎所述叠合梁的
现浇部分的钢筋以及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的钢筋;再浇捣所述叠合梁的现浇部分的混
凝土和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并在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预留所述楼板通
[005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和下层竖向预制构件为预
[0052]第一,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盲孔、连接管、检测用灌浆套筒、检测用上层钢筋和检
测用下层钢筋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能够在灌浆料注入构件内灌浆套筒时,使灌浆
料通过连接管注入检测用灌浆套筒内,实现检测用灌浆套筒与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连
通浇筑,使得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能够直接反映出连接管所连通构件内灌浆
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实际情况,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直接检测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
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以此获悉连接管所连通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
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预埋在竖向预制构件混凝土内的灌浆套管的浆料密实度的
问题,结合按规定对施工现场的观察和施工记录的检查,本发明通过对检测用灌浆套筒的
检测结果能更准确的判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是否达到工程实际需求,为结构安全提
[0053]第二,本发明既能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用单独灌浆
方式的情况,又能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用连通灌浆方式的情
[0054]并且,对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采用连通灌浆方式的情况,
由于注入的灌浆料按照排序逐一流过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后再经由连接管流入检测用灌
浆套筒中,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必然不会优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的各个构
件内灌浆套筒,使得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具有代表性,代表了上层竖向预制
构件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的最差状态,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直接检测
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以此获悉预埋在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各个
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能的最差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预埋
在竖向预制构件混凝土内的灌浆套管的浆料密实度的问题,结合按规定对施工现场的观察
和施工记录的检查,本发明通过对检测用灌浆套筒的检测结果能更准确的判断钢筋套筒灌
[0056]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的竖向预制构件连接构造的平面结
[0057]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的竖向预制构件连接构造的剖面结
[0059]图4为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与下层结构的受力纵筋通过灌浆套筒连接的剖面示意
[006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
构,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与下层结构2的连接构造,其中,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从
其顶面2a伸出,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埋有构件内灌浆套筒3,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下端口
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露出,且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插入构件内灌浆套
筒3中;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插入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对应的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且上
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与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该座浆层间隙由座浆
[0062]本发明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包括盲孔23a、连接管5、检测用灌浆套筒6、检
[0064]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分别插入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上端口和下端
口,该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的规格和插入深度与上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
的受力纵筋11和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的规格和对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插入深度一致,
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且检测用下层钢筋8插入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中,检测用灌浆套筒6
的下端口被封闭,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平齐;检测用灌
浆套筒6的灌浆口通过连接管5连通其中一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3b,使得注入该构
[0065]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平行检测结构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方法,同样适用于
上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与下层结构2的连接构造,该连接构造的施工步骤如下:
[0066]步骤一、预制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其中,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埋有构件内灌浆套
筒3,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下端口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露出,且上层竖向预制构件
[0067]步骤二、在施工现场,完成下层结构2的施工,使得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从其
[0068]步骤三、待下层结构2的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安装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以将下
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插入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对应的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且上层竖向预
制构件1的底面与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并且,以座浆料填充该座浆层
间隙以形成座浆层4;其中,为了确保座浆层间隙的最小高度,必要时可预先在下层结构2的
[0070]最后,待灌浆料和座浆层达到施工要求的强度后,拆除对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支
[0073]步骤S1、在步骤二中,在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上预留盲孔23a;
[0074]步骤S2、实施步骤四前,将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分别插入检测用
灌浆套筒6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该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的规格和插入深度
与上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和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的规格和对构件内灌
浆套筒3的插入深度一致,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将检测用下层钢筋8插入下层结构2的盲
孔23a中,将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封闭,且令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与上层竖向预
制构件1的底面平齐,而且,需确保灌浆套筒6与连通腔体5相对固定;并且,用连接管5将检
测用灌浆套筒6的灌浆口与其中一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口3b连通在一起,使得:在步
骤四中,注入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的灌浆料通过连接管5流入检测用灌浆套筒6中;
[0075]步骤S3、完成步骤四后,待检测用灌浆套筒6内的灌浆料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在不
影响检测用灌浆套筒6内灌浆料的情况下,将检测用灌浆套筒6、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
下层钢筋8一起拆除下来,并等待灌浆料达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通过构件内
灌浆套筒3与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有效连接所要求的设计强度时,对检测用灌浆套筒6
进行检测,以通过检测该检测用灌浆套筒6内的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能,来判断连接管5
所连通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能是否能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从而判
定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通过构件内灌浆套筒3与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的
连接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其中,等待达到前述设计强度的时间一般为28天左右,对检测用灌
浆套筒6内的灌浆料进行检测的手段可以是现有技术中适于检测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能
的检测方法,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可以在检测中起到固定等辅助作用。
[0076]本发明既能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采用单独灌浆方
式的情况,也能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采用连通灌浆方式的情
[0077]其中,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内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采用单独灌浆方式,即:
[0078]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为每一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预留有灌浆孔1a和出浆孔1b,每一
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和排浆口3b分别连通对应的灌浆孔1a和出浆孔1b;
[0079]每一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的灌浆料,均从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对应的灌浆孔1a注
[0080]其中,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内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采用连通灌浆方式,即:
[0081]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留有一个首端灌浆孔和一个末端出浆孔,各个构件内灌浆
套筒3排序,一般来说是按构件内灌浆套筒3所在位置进行排序,使得前一个构件内灌浆套
筒3的排浆口3b与后一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相连通,并且,第一个构件内灌浆套
筒3的灌浆口3a连通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首端灌浆孔,最后一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排浆
[0082]灌浆料通过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首端灌浆孔注入,使得注入的灌浆料按照上述
排序逐一流过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后,经由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末端出浆孔和连接管5
[0083]本发明适用于采用灌浆套筒实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与下层结构连接的装配式建
[0084]由此,上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和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可以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
[0085]上述下层结构2可以为钢筋混凝土基础,也可以由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叠合梁22
[0086]对于下层结构2由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叠合梁22和叠合楼板23组成的情况:
[0087]上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即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的受力纵筋211,下层结构2
的顶面2a即叠合楼板23的顶面,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设置在叠合楼板23的顶面,且该盲孔
23a由楼板盲孔和楼板通孔组成,楼板盲孔预设在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楼板通孔预留在
[0088]在上述步骤一中,还应预制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叠合梁22的预制部分和叠合楼
[0089]在上述步骤二中,下层结构2的施工顺序为:先将下层竖向预制构件21安装就位;
然后安装叠合梁22的预制部分和叠合楼板23的预制部分,并绑扎叠合梁22的现浇部分的钢
筋以及叠合楼板23的现浇部分的钢筋;再浇捣叠合梁22的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和叠合楼板23
[0090]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
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
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例如:本发明的构件内灌浆套筒3
和检测用灌浆套筒6可以为全灌浆套筒也可以为半灌浆套筒。又如: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内
的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3也可以采用座浆法进行灌浆,且在此时,注入灌浆料的构件内灌浆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888集团官网入口